為扎實推進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,5月21日,由鋼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、天瑞職業培訓學校承辦的2025年鋼城區第十六期職業技能培訓(養老護理專場)在里辛街道正式開班。本期培訓聚焦養老服務技能提升,旨在通過專業化培訓幫助農村勞動力拓寬就業渠道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精準對接需求,服務鄉村振興
根據學員的培訓需求,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。培訓涵蓋老年人日常護理、急救技能(心肺復蘇)、疾病期護理技術(吸氧、冷熱療法)等15項實用技能,通過“理論+實操+考試”的模式,確保學員學以致用。培訓合格者將獲頒職業技能證書,并優先推薦至本地養老機構就業。
嚴格管理保障,提升培訓實效
為強化培訓質量,本期培訓采取全程人臉識別簽到、實時錄像監控的數字化管理模式,學員需持身份證及智能手機按時參訓。培訓首日即完成學員信息采集,并免費提供午餐、學習用具等后勤保障。里辛街道人社所負責人表示:“我們通過‘區縣-街道-社區(村)-村民’四級聯動機制,逐一動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群體參訓。”
以培促就業,成效初顯
據統計,截至5月底,里辛街道已開展養老護理、家政服務等專題培訓4期,覆蓋146人次。參訓學員王大姐表示:“學會專業護理技能后,既能更好照顧家中老人,還能應聘養老院工作,增收又安心!”鋼城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,養老護理行業人才需求日益旺盛,開展此類培訓既是響應國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號召,也是為農村勞動力精準對接市場需求。通過專業化培訓,能幫助農村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,實現從 “體力型” 就業向 “技能型” 就業轉變,同時為轄區養老服務行業輸送優質人才,推動鄉村振興與民生服務協同發展。
政策護航,構建長效賦能機制
現實表明,一張證書背后,連著家庭增收和鄉村養老的雙重期盼,下一步鋼城區將深化“精準培訓+跟蹤服務”模式,依托示范街道經驗推廣、公益崗位全員覆蓋等舉措,打造“培訓-就業-服務”閉環生態,讓技能紅利真正惠及千家萬戶。